再次播遷北上至平壤的朝鮮王李昖剛一落腳便迅速做了兩件事:其一是再次派出使節懇請大明迅速出兵南下助朝鮮抵擋和反擊倭寇,其二則是立刻接見了李山海。
遣使請求援兵之事暫時不必詳述,卻說李昖一見李山海便上前緊握其雙手道:「鵝溪先生能應召而來實在是太好了,現在朝廷之中這些大臣太令寡人不安,先生請以你的經驗和智慧再次輔佐寡人吧。」
李山海很少見刻薄寡恩的李昖有這般表現,不覺有些感動, 並問道:「眼下戰爭之局面已不可控,恐怕只能交給明軍統籌了。老臣知道這話在朝廷之中無人肯講,恐怕也無人敢講,但這卻是現實,想必王上也看得出來。殿下,老臣斗膽一問:是否是在擔憂戰亂過後的朝廷該如何處置?」
李昖放開他的雙手, 嘆息着道:「這是天意啊,壬辰年時明軍助我朝鮮,幾乎蕩平倭寇, 結果朝中上下不肯放權於明軍,致仕雙方離心離德。此後明軍再不願着實出力,而只是敷衍塞責,強行去和倭寇談判,結果便是如今這副景象。
寡人近來細細思量,此番明軍頓大兵于丹東卻不肯南下半步,恐怕心結仍在於此。若是我朝鮮始終不肯將主導權交給他們,恐怕……即便滅國,他們也要按兵不動了。
如此一來,即便朝鮮始終掌握主導權,但戰場上一敗再敗,戰線也是一路後退,這般下去要不了多久,寡人連平壤也待不得了,恐怕只能請求內附大明……甚至連內附都不知是否能為皇帝陛下准允!倘若事情果真如此發展,那眼下這主導權要來究竟何用?」
李山海沉重地道:「王上明鑑,當前局勢正是如此。昔上國先賢韓非子曰:國小而不處卑, 力少而不畏強, 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觀乎壬辰年之朝鮮……老臣雖不願言,卻不能不言:此正中韓非子之說也。」
李昖連連點頭,道:「誠然如斯,誠然如斯!只是眼下已是如此,該要如何說服朝廷中那些死硬派?」
「王上為何要說服他們?」李山海老臉沉沉,緩緩說道:「天下皆可降倭,惟大王不可降,此理大王難道不知?既知此理,則倭寇若覆朝鮮,誰當必死?誰可南拜?」
李昖臉色大變,喃喃道:「自是寡人必死,自是那幫朝臣轉拜倭寇!」
李山海沒有再說話,而李昖快速踱步一會兒,忽然道:「今後所有事務都應有可靠之人專門負責,你可明白寡人之意?」
李山海拱手表示明白,敬請李昖放心。
關於李山海回歸朝廷之事很快傳遍平壤,李恆福也將此事告知西人黨的現任首領伊斗壽知曉,伊斗壽不禁感嘆黨爭再起。
李恆福道:「鵝溪先生自從與領相分道揚鑣之後,東人黨分裂南北,鵝溪先生為北人首領,此番他得以回朝,北人們無不歡欣鼓舞,一定會興風作浪。」
伊斗壽則並不這麼認為:「並非是北人掀起狂風,而是王上引起的風暴,再將扇子遞給北人罷了。王上在西人、南人、北人之中的選擇,從來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轉換,而此次……看來王上意欲選擇利用北人來完成一些事情。」
李恆福驚覺朝鮮王的舉動是為針對柳成龍及南人黨,伊斗壽稱是:「你猜的沒錯,王上叫鵝溪回朝正是為了國難之後作準備,領相今後恐有大難。我侍候王上已三十年,但王上之心有如九重迷霧,令人難以猜透,我也不知此番王上究竟意欲何為。」
伊斗壽請李恆福千萬要提醒柳成龍多加小心,李恆福領命而去。
朝鮮朝廷內部的風暴正在醞釀,而戰爭走向卻不會因此停歇。在日軍左路進攻南原之前,日軍右路先鋒大將加藤清正先行從西生浦抵達梁山,右路主將毛利秀元領黑田如水及黑田長政父子及鍋島直茂、吉川廣家、池田秀氏、中川秀成、長宗我部元親等,率主力與加藤清正會合。
日軍準備向昌寧進發,但朝鮮義兵將郭再佑正在昌寧以東一里外的火王山城駐紮,毛利秀元道:「聽聞這郭再佑極為勇猛狡猾,文祿之役時多次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困擾,之前第七番隊及第九番隊多次清剿均未能將郭再佑除掉,若果真是此等人物,是否應先將郭再佑剿除再作計較?」
加藤清正大聲道:「何必有此顧慮!郭再佑在火王山才有多少兵力,不過一群烏合之眾罷了,一觸即潰!我覺得,諸位要是對郭再佑有所顧忌,那就直接攻下火王山,他郭再佑要是堅守,我自會取他首級!」
黑田長政也贊成出擊,道:「這郭再佑被朝鮮人稱為天降紅衣將軍,在朝鮮極有威望,一呼百應,又深通兵法,作戰勇猛,文祿之役中神出鬼沒,令慶尚道極為不穩,此番若不剿滅,我們進軍昌寧途中必會被其襲擾。父親,您認為如何?」
黑田如水平靜地道:「我倒並不認為郭再佑對我們會造成多少威脅,文祿之役中我們的主要力量都在京畿道與明軍對峙,郭再佑才趁此於慶尚道山林鄉野中來回襲擾,襲劫糧道。
不過他的戰法多是偷襲,而我們真要算下來,其實也並無多少損失。再往後,自與明軍議和,我軍退守慶尚道,那郭再佑便再未能尋到可乘之機,當然這也算是他有自知之明。至於此次,我大軍行進,兵力孱弱的郭再佑怎敢出擊?
眼下朝鮮並無明軍坐鎮駐守,我左右兩路大軍沿途的朝鮮守兵已經兵力稀少,根本不堪一擊,因此為今之計是必須從速進軍,早些與宇喜多秀家於全州會合,攻入忠清道直下漢陽,在明軍大軍來援之前穩固優勢。因此,我認為不必在火王山城浪費時間,無需理會那些跳樑小丑,繼續行進即可。」
他這番話說得既霸氣又有理,眾人聽後都不得不贊同,如此日軍經昌寧向西折向草溪,經陝川再撲安陰。駐守安陰的朝鮮守兵望風而逃,日軍佔領安陰後便準備包圍黃石山城。
黃石山城位於安陰西北兩里之外,地勢險峻而位置緊要,是扼守慶尚及全羅兩道之咽喉。黃石山城守將為安陰縣監郭雄及其子郭履常、郭履厚,此外金海府使白士霖、原咸陽郡守趙宗道等也在此處襄助,朝鮮方面共領兵兩千餘人。
為守衛黃石山,眾將議事,郭雄率先說道:「我父子領安陰兵民撤來黃石山,多謝收留,我也時常感到羞愧,如今倭寇既追擊到此,我父子將誓死不再後退一步!我們腳下都是朝鮮的土地,這般一退再退,還能有何地可退?我父子已堅定信念,與倭寇戰死方休!」
金海府使白士霖同樣感慨萬千,道:「郭縣監殺敵報國之情令我感佩,我身為金海府使,金海淪陷,我也領殘兵退至此處,同樣時時備受煎熬。我已向朝廷請求派發援軍,只是至今仍無任何消息傳來,而當面倭寇兵力少說也有四至五萬,不知黃石山城該如何堅守?」
郭雄道:「黃石山是易守難攻之地,憑我們的兵力自然不可與敵力拼,只能憑藉地勢加固城防,然後堅守待援,除此之外別無他計。府使,您出身世家又久在行伍,城防若有不足之處,還請您不吝賜教!」
原郡守趙宗道見此提議:「既然如此,那不如郭縣監防守城南城西,白府使防守城北城東,我領所部臨機策應,想必應該能撐上一時。」
這提議雖然談不上多麼出眾,但似乎也沒太大的問題,因此金海府使白士霖隨即下令:「我等身為朝鮮之臣,在朝鮮國土上自當全力堅守,但能否守住黃石山城,完全在於有無援軍,立刻再派信使向朝廷請求援軍,並且敦促朝廷放下顏面之爭,立刻向明軍求援。
郭縣監,還請你負起加固城防之重任,我們必須鼓舞城中的士氣民心,號召百姓加入,與我等共同防守黃石山城,我也將為他們合理部署防務,此為我份內之事……無論如何,雙方兵力懸殊,此戰或只能寄希望於天命,願上天垂憐。」眾將領命。
郭雄領其子向全城百姓號召:「鄉親們,倭寇即將追至黃石山城,朝廷大軍也在救援的路上,但我們首先要守住這裏,才能等到援軍來解救我們!我們不能再跑了,再跑下去只會讓一個接一個的城池落入敵手,整個國家都會在逃跑中滅亡,而我們最終也會成為倭寇的刀下亡魂!
老鄉們,我郭雄在此立誓,一定會堅守到底,也請你們與我一起,加固城防,分配糧食。黃石山城佔有地利,只要防守得當,必能撐住倭寇的進攻!待朝廷大軍一到,便是向倭寇報仇雪恨的時刻!我們絕不能放棄!」
經郭雄號召,黃石山城中的百姓群情激昂,立即跟隨郭氏父子投入到了加固城防的建設之中。
郭氏父子在加固工事時,郭雄長子郭履常問道:「父親,這倭寇人多勢眾,黃石山城能否守住尚未可知,不知父親您對金海府使了解多少?他是值得信任之人麼?」
郭雄道:「金海府使白士霖乃武官世家出身,觀棋平日作為也稱得上公正嚴明,將士們的希望和士氣都寄托在金海府使的身上,我也願聽令行事。至於你,還未跟倭寇開戰,怎能先垂頭喪氣?這樣肯定守不住黃石山城,打起精神來!」
郭履常仍對戰事有所憂慮:「但倭寇的確極為強悍,我們也是因此才撤來黃石山城的。父親,兒子並非畏敵怯戰,只是根據實情來看,這城雖說易守難攻,但在倭寇數萬大軍面前只怕仍然無濟於事。」
郭雄立刻打斷他的話,嚴厲訓誡道:「萬不可胡思亂想,有道是事在人為,自古以來以少勝多之戰例多不勝數,為何別人能做到,偏是我們不能?你要專心迎戰,不可心無旁騖。」
郭履常再問:「那父親說說,朝廷和明軍的援救兵馬何時會到?」
郭雄答道:「這就不可知了,但我知道全羅道事關全局,黃石山城之後離全州也就不遠了,全州有失則全羅道不保。既然要保全州,那麼總歸要攔住這一支倭寇,朝廷和明軍一定會來救援。
履常,你的刀法平時練得不錯,此次正是展現武勇之良機,可不能只留着砍瓜切菜。履厚,你練得如何?」
郭履厚道:「父親,我每日都在練習,但還是有一些忐忑。這把刀一直等着能斬殺幾個倭寇,但不知道孩兒能堅持到幾時?孩兒膽怯了,近來心中一直不安,請父親原諒。」
郭雄見他說得坦誠,反而寬慰道:「你初上戰場,平日裏也只是練功而已,心有不安並非稀奇之事,人皆有之,不必過於在意。其實為父心中也很不安,可能還未走上幾步就會被倭寇一槍打死,也可能會斬下幾個倭寇頭顱再死,又或許會擊退倭寇,衣錦還鄉……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不能逃避,你我父子怎麼着也得砍下幾個倭寇首級來為安陰的父老報仇,是吧?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到了這一步,我們退無可退。」
郭履厚問道:「聽聞那倭寇皆手持鳥銃,威力驚人,中彈必死。若真是如此,我們豈不是還未能接近倭寇便會死於鳥銃之下?」
郭雄便向其子傳授經驗:「這倒不必擔心,我們是守城,而且居高臨下,有城牆及防禦工事掩護。當戰之時,可先用弓箭還擊,待倭寇登城時再與敵接戰即可。
倭寇鳥銃雖然精良,但於近戰中毫無作用,不過你們要小心戰鬥時被城外的鳥銃擊中,所以務必要時刻藉助掩體戰鬥,切不可將全身輕易暴露在外。只要如此,那鳥銃也就很難傷到我們了。」郭履厚領命。
八月十三,夜。日軍已經抵達黃石山城外並連夜召開軍議,毛利秀元道:「宇喜多秀家他們現在應該已經在攻打南原了,那裏有原先駐防的明軍留下不少火器給朝鮮人,可能幾日之內也不一定能攻得下。而這黃石山城沒有明軍來駐守過,大概也不會有太多強大的火器,因此我決定明日起就立刻發起進攻。如水大師,你認為如何?」
黑田如水此時已經出家,因此毛利秀元稱其為大師。黑田如水分析了一下軍情,便向毛利秀元獻計:「黃石山城佔有地利,若是大軍強攻,損失恐怕不小。雖然我軍軍勢強大,但不僅要準備將來應對明軍,就說當前若真是損失太大,這臉面上也會掛不住的。
而此處的朝鮮守將,據我所知多為世勛名門,這些人大多平庸無能,貪生怕死。我建議,明日起將黃石山城三面合圍,整隊逐步迫近,兩日內只防不攻,此乃威壓。
由於城中守兵情報不通,我等可同時放出消息,就說明軍跨海來援,而我軍也配合此策分出一部假意前去迎戰,這為激起其他們堅守的希望。
然後再廣布旗幟以壯聲勢,到第三日時,可將沿途所抓獲的近千名農夫一半作為百姓每日於陣中殺戮,另一半則裝扮為戰敗的明軍,將他們全部斬首,高掛頭顱,震懾其心。
如此一來,朝鮮守軍必然膽寒驚懼,恰逢此時北路未圍……軍力懸殊之下,但有生路必生逃亡之心,那麼朝鮮士氣便將崩潰,對我們來說則將極大減少傷亡。」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與月票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鐵血大軍」的10張月票支持,謝謝!
ps:兒子的小學明日起停課一周,將轉入在家網課模式,暫時還不清楚是否會影響下周的更新進度,提前知會諸位讀者,萬一有所延誤、減量,還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