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暖閣發生這些事的幾乎同時,戶部衙門裏則是一片穆肅。大議事堂中不僅有以高務實為首的戶部堂上官及一干郎中、員外郎、提舉、大使等,甚至還有吏部、兵部、工部的諸位堂上官等。
吏部天官的儀仗平日裏在街道上都是不與閣老相遇的,原因就是天官的獨特性,見官大一級,如果與閣老們發生爭道就很尷尬了。
然而,在今天的戶部大議事堂中,這種現象不復存在,吏部尚書陳於陛端坐在高務實的西側首位,東側則是兵部尚書宋應昌。至於工部尚書石星,他坐在陳於陛的下首一側,面色頗為嚴肅。
六部各司其職,按理說今天這種情況是不應該存在的,哪有戶部召集吏部、兵部、工部議事的道理?即便真發生了這種狀況,鑑於天官在場,怎麼着也不該是地官坐主位。
但是很顯然,高務實不僅是地官戶部尚書,他還是內閣大學士。甚至大家還都心知肚明另一件事:他這位文華殿大學士很快就要換個頭銜,改為中極殿大學士了。
「今日破例招諸位同僚前來戶部所為何事,想必大家都已經知曉了。」高務實面色沉肅,眉宇間憂色頗深:「一天之內,朝廷連收三分報災急疏:
】
第一疏:浙江撫、按上報,金、衢、寧、紹、台五府於去歲冬遭遇罕見白災(雪災、冰災),受災之重達數百萬民。僅目前已知的,各府城、縣城之中所損毀房屋即達九千餘間,城郊、鄉間更是無力統計,尚不知情況如何,但想來只會比城中更糟。
因此,浙江撫按上疏議留應解南京糧、銀及減徵折色以舒民困,南京戶部不敢自專,已將該疏轉呈我部,同時上疏朝廷,請朝廷決定並安排救災賑災事項。該部表示南京方面已經做好準備,全力配合朝廷各項決議。」
頓了一頓,高務實另外拿起一道奏疏看了一眼,道:「第二疏:南京句容等十五縣亦遭白災,南京戶部報議,欲以災重者改徵折色有差,輕者仍徵本色,其米豆芝麻等項乃為祀陵廟之用,不得改折。同時仍請朝廷安排救災。
第三疏:遼東三萬、遼海、鐵嶺等衛同日地震,遼東巡撫張泰徵彼時正在開原勾清(註:可以理解為清點軍隊員額、軍械、糧餉等),地震來時差點被垮塌的庫房活埋。震後清點,損失慘重,無分軍營、民居,開原約有三成宅邸被毀,兩衛損失四百餘兵丁(註:三萬衛、遼海衛都在開原),城中居民傷亡更是超過兩千之數,余者輕傷等不計。
遼東巡撫議免開原、鐵嶺兩地應解北京糧、銀及減徵折色,議免三衛今年班軍輪戍,議免兩地今年徭役。另請朝廷決定並安排救災賑災事項等。」
高務實說完,長長嘆了口氣,把手中奏疏一放,環顧眾人道:「諸位有何見解,皆請道來。」
眾人互相對視,最後都把目光先集中在吏部尚書陳於陛臉上。
陳於陛澹澹地道:「吏部並非賑災等事主管,本部堂今日所以在此,不過是給各位作個提醒——待會兒議定之事辦得如何,將是今年吏部考察重點。」
眾人聽得此言,頓時神情一肅,個個正襟危坐,目不斜視。
官場向來論資排輩,發言順序往往得從座次來看。高務實是會議主持者,他讓大家發言,大家自然不敢反過來讓他先表態,因此第二個看吏部尚書陳於陛。陳於陛說完,按照六部排名及當前座次,眾人自然就朝兵部尚書宋應昌望去。
「前兩疏與兵部無涉,本部堂不便多言,如此便就第三疏說一說吧。」宋應昌稍稍沉吟,道:「三萬、遼海、鐵嶺三衛在此前援朝之戰中頗有功勞,半數以上衛軍參與保衛糧道、運輸糧餉,其在作戰中也損失了數百人,實稱為王事盡心竭力。
三衛所戍之地為開原、鐵嶺,原是遼東重鎮,臨近葉赫、哈達、建州,為我遼東至關重要之地,因而職責深重。
如今朝鮮內附,女真移鎮,開原鐵嶺兩地東、北皆有大量空地。原本兵部正在制定接管計劃,但目前來看恐怕要暫緩施行,而以救災賑災為急務。
愚意兩衛兵丁今年班軍輪戍可免,各自救災即可。至於當地民間,還請閣老調配,愚意可命遼東總兵、副總兵調集各地各衛協理。」
工部尚書石星在今日與會人員之中最為尷尬,他原本可以說是實學派的人,後來因故被心學派拉攏,轉投了申時行、王錫爵這對搭檔麾下,結果沒得意多久,申時行與王錫爵同時被迫致仕,石星的日子就開始難過起來。
不過,隨着趙志皋與沉一貫的上位,由於石星至少資歷夠老,而且還執掌一部,屬於心學派丟不得的勢力,因此又獲力保,繼續坐穩了工部尚書的位置。
只是不論如何,他在實學派這邊算是上了黑名單,被視為叛徒,都不肯正眼瞧他。這還不算最難的,最難的是如今戶部擴權嚴重,工部的辦公經費都要戶部批准,原先本由工部單獨掌握的「建設資金」也被戶部監管起來,做什麼都不得自主,讓他這尚書做得十分無趣。
今天這會議他也不想來,可惜六部衙門離得極近,工部與戶部的衙門正門更是近到斜對街的狀態,因此戶部派人來請時他壓根找不到託詞,只好捏着鼻子來了。
現在宋應昌說完,就該輪到他,他無法可想,只好道:「工部自是可以調動遼東一應匠戶參與重建,開原、鐵嶺徭役也不是不能免掉。
只是這樣一來,萬一今年遼東要動大工,這徭役人數就恐怕不足。而且,此番調動匠戶重建兩地雖可動用徭役,但即便動用徭役,卻也仍然是要花不少銀子的這就不是我工部說了算的,還得看高閣老如何決定。」
高務實環顧一眼眾人,道:「遼東原比中原各省地廣人稀,服徭役者人數也少,參與重建所需耗費有限雅齋兄,若預定兩萬徭役,三個月之期,戶部應需支付幾何?」
雅齋是戶部右侍郎胡執禮的號,胡執禮聽完稍稍計算便道:「徭役本無薪酬,所費乃口糧等項,每人每日不過五六文錢。按六文錢計,日耗銅錢十二萬文,即一百二十兩白銀。以一百二十日計,則費一萬四千四百兩銀。」
一萬四千四百兩銀子,聽起來很少,但這個「很少」其實頗有誤解。真實情況是高務實當年出任廣西巡按時,廣西全省一年都只能交七八萬兩銀子,反而朝廷花在廣西的銀子一年卻要接近二十萬兩。
當然,如今的廣西託了當時高務實給它搞「計劃經濟」的福,發展很是迅速,早已是今時不同往日。
現在的廣西,木材、香料、製糖和造船業成了四大支柱,另外還有一個欽州港在手,每年已經可以向朝廷上繳各種稅款六十多萬兩。可以說,廣西不僅擺脫了當年財政黑窟窿的尷尬,甚至還能擠進全國中游。
六十多萬兩的稅款就能擠進全國中游?是的,因為高務實的財政改革之後,稅收其實變得有了後世「國稅」和「地稅」的特徵。這樣一來,廣西本省能拿到的稅收比例是有限的,很大一部分會被戶部直接收走,根本不走廣西當地的賬。
這麼說吧,去年廣東直接繳納的稅款也不過一百八十餘萬兩。別看仍然三倍於廣西,可如果對比後世來看那會兒廣東gdp那可是常年在廣西五倍以上的,財政貢獻那就更不必提了。
十幾年時間讓廣西發展到這個程度,使得高務實在廣西的名聲威望一時無兩,當地甚至出現了好些高務實的生祠——沒錯,就是原歷史上魏公公滿天下享受的那個玩意,只不過現在廣西當地的高務實生祠都是民間建的,官方倒是並無表示。
其實也不是官方不想表示,當地有人為高務實建生祠的消息傳出之後,廣西官方就想趁機拍個馬屁,不料疏文剛上,就被勃然大怒的高務實嚴詞叫停了。廣西官場這才知道馬屁拍在了馬腿上,從此不敢再提。
言歸正傳,一省之地的一萬四千餘兩銀子花費,這數目的確是需要戶部拍板的,尤其是遼東這地方還比較特別,它不是個正常的「省份」,實際上是個「軍管區」——這一點本書前文專門說過,這裏就不贅述了。
由於這個原因,遼東實際上是大明各地裏面第一大的財政黑窟窿。遼東的所謂財政,本質上就是「軍屯制」。各地也沒有諸如知府、知縣這種專門的行政官員,更別提省級機構的三司了——遼東三司由山東代理,但山東方面其實也不大管。
呃,也不是不肯管,實在是你遼東本身就是軍管狀態,知府知縣啥都沒有,我山東的官員兩眼一抹黑,怎麼管你的民政啊?所以,遼東的所謂民政,實際上是各衛管的,而各衛的上司如果說有一定民政權力的,那實際上是巡撫和兵備道兩級。
這麼多年來,認認真真搞過行政管理的遼東巡撫和兵備道,大概就只有高務實一個。也得虧有個高務實管過一段時間,所以現在的遼東經濟比原歷史上到底是好多了。
主要有幾個方面的產業發展不錯,包括遼南鹽業、柞絲產業、玉米產業、耐寒水稻產業,以及京華在鞍山附近建立的煤鐵軍工複合體。不過,產業雖然發展勢頭不錯,但屬於遼東本地財政收入的卻很少。
遼南鹽場,這是皇帝和高務實聯手搞的,打的是皇家旗號,根本沒人敢去收稅。後來還是高務實表示這樣會「與民爭利」,因此主動按照全國統一標準納了稅但是鹽稅屬於國稅,當地還是一文錢都拿不到。
柞絲產業,這產業一開始京華牽頭搞的,後來京華退出了生產部門。經過改制,現在本質上是當地聯產承包,雇員幾乎全是民間婦女,而京華只負責統購統銷。
這個柞絲產業是高務實當做民生工程搞的,目的是讓當地婦女能因此獲得一定收入補貼家用。因此,很早以前高務實就特意定了個極低的稅率,這就導致現在發展雖然不錯,但每年給當地利稅只有不到四千兩銀子——整個產業不到四千兩的利稅。
玉米和耐寒水稻說是產業,其實並不能形成產業級的規模,本質上也是一種民生工程。推廣開來之後,獲益的主要都是民間,因為朝廷徵稅並沒有變化,而他們多了玉米和耐寒水稻的產出,生活條件立刻有了不小的提高。
至於交稅,那是沒有的,最大的好處也就遼東苑馬寺[註:即金復海蓋兵備道]的官方種植可以提供一些實物產出,可惜這筆產出也和遼東官方關係不大。
雖說金復海蓋兵備道是遼東巡撫的下屬官員,可是遼東苑馬寺卻不歸遼東巡撫管,而是朝廷直管,因此遼東苑馬寺的產出就算要用,也得朝廷特批,不走遼東的賬。
這麼一算,遼東當地就只剩下一處增加的財政盈餘,那就是京華的鞍山產業園。這個產業園基本是按照開平模式照搬式打造來的,有煤礦、鐵礦,有洗煤廠、鋼鐵廠,有農具廠、火槍廠、火炮廠。
甚至還有一些相關工廠,比如京華精工旗下的彈黃廠、鋼圈廠、軸承廠,京華基建旗下的水泥廠、建材廠等等,不一而足。
某種程度上來說,遼東算是有了一個與戰爭相關的「近全產業鏈」,為什麼要加個「近」字呢?因為高務實沒給遼東建火藥廠,遼東想要火藥,必須由關內輸送。
這裏面道理很簡單,一是防微杜漸,不讓遼東有武力割據的本錢,這個思路與高務實控制南疆軍方的思路可謂如出一轍;二是整個遼東——甚至整個中國東北都沒有什麼好硫磺礦。那邊的特點是黑土地肥力強,煤鐵也管夠,但就是沒硫磺。
中國的硫磺礦主要分部在南方各省,除了後世新疆和內蒙之外,北方硫磺礦很少。目前大明的硫磺主要靠土默特輸入,國內因為高務實不允許,基本不隨便挖;南疆的硫磺則出自日本,具體來說是島津家。
遼東這些年財政收入的提振,主力就是鞍山產業園的利稅,去年一年合計交了十一萬三千餘兩。原遼東巡撫顧養謙和現任巡撫張泰徵,但凡有要花錢的時候,兩隻眼睛都是巴巴盯着鞍山產業園。
誇張一點說,現在遼東財政幾乎全指着京華吃飯了。可能有人會問,原本的產業呢?難道原本一點稅都沒有嗎?有是有的,但是約等於沒有,因為遼東各大將門才是遼東原有產業的主要擁有者,而他們有的是辦法少交稅。
這一點連高務實都不敢輕易去動——倒不是不能動,現在皇帝君權鼎盛,高務實威重九邊,就算動了他們也不敢造反。只是現在軍改沒有完成,你動了他們的利益來源,他們養不起軍隊,打仗就要拉稀,這也是高務實不能忍的。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雲覆月雨」、「岳曉遙」的月票支持,謝謝!感謝書友「鄰家男孩1」的7張月票支持,謝謝!
ps:這章內容沒寫完,我儘量看看能不能再碼一章,但鑑於近來多次晚上碼到睡着,我也不敢保證了。另外,本大章第(卌一)節已經被屏蔽了,大家看不到的話可以去找d版,我不介意,因為我不知道還得怎麼修改才能解禁,也就懶得費那個事了。
咋說呢,我更新一章的訂閱也就那麼回事,花時間一個個字去琢磨哪裏敏感實屬有毛病。其實我態度挺簡單的,你要是能直接告訴我哪裏不可以,我是願意改的,但是你又不指明,那我怎麼改?
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