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干在吉大港艦隊的出港其實歸根結底在於小國面對強大威脅時的自然反應。
事實上,當初南疆諸國被京華全面實控,阿拉干作為與南疆毗鄰的一個小國,就已經對自身安全局勢十分擔憂了。
想想也知道,數十年前還只是緬甸東吁王朝崛起,他們阿拉干就曾經被緬甸進攻過,最後主要是靠着地理優勢和葡萄牙僱傭兵的幫助才得以逼退東吁人,但隨着這次戰爭,危機意識已經在阿拉干人心目中紮根。
後來京華控制了整個中南半島,雖然名義上的總兵力居然只略多於當初的東吁王朝,但阿拉干人很清楚,彼時京華的統治區域超過三個東吁王朝鼎盛時期的版圖。至於總兵力為什麼相對並不算多,顯然是因為裝備更精良,不需要維持以往老式軍隊那樣龐大的規模。
這個道理阿拉干人是能想明白的,因為他們自己就有葡萄牙僱傭兵,這些人的戰鬥力遠超阿拉幹當地軍隊,靠的不就是火槍火炮的裝備更加精良嗎?所以,阿拉干人此刻感受的危機就更重了,也因此不得不派出探子潛伏在南疆一些關鍵地區進行監視,以期防範。
自從南洋一統,這種安全危機意識在阿拉干人腦海里直接爆炸,認定南疆的進犯已經只是時間問題,於是其派遣在南疆各地的探子更加賣力,甚至形成了定期匯報的制度。
此次西征,由於有給高淵養望立威的意圖在內,南疆方面對於很多調度都沒有做嚴格保密。雖然具體的軍事計劃只有高層一批人知曉,但軍隊和物資的調動是沒有太多掩護的。
一批批原本並不駐紮於定南城的軍隊開入定南、部分原駐地在勃固的軍隊往勃生聚集、南洋艦隊大批軍艦結束巡洋而回到定南進行緊急維護等等,這些事情可是隨便打探一下就能知道的。至於說一些物資的調動,雖然比直接觀察軍隊行止要難察覺一點,但對於有心人而言卻也未必算得上隱秘。
由此,阿拉干人的探子將各自觀察到的變化傳回國內,國內自然就知道戰端將起。不過這裏有個時間差:首先得是探子將消息傳回,然後王國高層做出判斷並給軍隊下令,軍隊收到消息之後緊急集結並調集物資,最後才是軍事調動正式展開——這都是需要時間的。
阿拉干人的消息傳遞顯然沒有南疆的飛鴿傳書那麼快,而西征軍最後的出征偏偏又因為來自莫臥兒帝國內部的變動而臨時提前,兩相交會之下,阿拉干人的一些行動就意外的慢了半拍。
他們原本是打算將吉大港的艦隊調回國都妙烏附近海港,打算構築妙烏的海上防線,正如六十年前他們對東吁王朝開國君主莽瑞體發動的進攻那樣進行陸海雙向聯合防禦。
然而,由於阿拉干與南疆雙方在信息傳遞時效性方面的差距,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阿拉干在吉大港的船隊剛剛出港沒多遠,就迎面撞上了在西征艦隊中負責打頭陣的機動艦隊。
機動艦隊為了保證突襲吉大港的突然性,幾乎不假思索地向敵方艦隊發動意圖圍殲的作戰,偏偏實力居於絕對弱勢的阿拉干艦隊還想先故布疑兵,試圖以己方看似毫無威脅的舉動消弭機動艦隊的動武,再趁機分散逃竄。
結果顯而易見,遲緩的動作導致他們很快被機動艦隊包圍,雙方只經過短暫的炮擊,受損的阿拉干艦隊便認清了形勢,選擇打出白旗投降。
吉大港阿拉干艦隊投降後,機動艦隊立刻派出兩艘二級巡洋艦調轉船頭向大艦隊匯報戰況。這裏有兩點需要說明:第一點,兩支艦隊行船過程中是無法進行有效的「飛鴿傳書」的,因為信鴿雖然有生物磁場定位能力,但目的地是固定的,當兩支艦隊都在機動之中,信鴿就沒法準確找到目的地了。
第二點,根據兩洋艦隊的作戰守則,非特殊情況下,報信這種工作不能只派一艘船,而是要派出「兩艦編隊」。這樣做一是為了保證在受到敵方攔截之時可以用一艘船與對方周旋,而另一艘船緊急駛離戰場繼續報信,二是兩艘船會有更多的戰術選擇,在敵方攔截但實力不強時,通過擊敗對方而確保報信成功。
高淵等西征軍將領獲知消息之後,可謂有驚有喜,不過整體而言還是喜大於驚。喜在于吉大港的阿拉干艦隊宣佈覆滅,而吉大港內尚不知情,這就意味着接下來馬上就要發起的進攻無形中多了兩個優勢:
一是敵方已無海軍配合吉大港防守,甚至連騷擾牽制都不存在了,那當然會大大降低進攻難度;二是吉大港敵軍不知海上情況,也未必知道會遭遇奇襲,此時攻擊一定會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高璉作為西征軍參謀長,此時毫不猶豫地提出,要對作戰計劃進行臨時修正,他霍然起身,道:「總司令,職部建議,將海港方面原先的作戰計劃增加一個步驟:由我們的水兵操船,駕駛機動艦隊俘獲的阿拉干戰船,懸掛阿拉干旗幟,但另載我們的步兵或者陸戰隊,駛回吉大港內,並在入港之後立刻奪下港口。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還可以考慮從海港直接突入城區;如果不甚順利,譬如敵軍反應迅速、抵抗激烈,那麼就先佔據港口碼頭區,等待我主力抵達。總之職部認為,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萬萬不可放過。」
高淵差點當場就直接答應下來,但忽然想起自己受到過的告誡,終於還是先定了定神,問道:「參謀長應變神速,值得讚嘆,不過你認為這整件事有沒有可能是阿拉干人的陰謀?」
「陰謀?」高璉略一思索,搖頭道:「職部認為不可能。」
「理由呢?」
「理由就是阿拉干人的實力遠遜於我們,他們沒有本錢搭上這支吉大港艦隊。」高璉很有把握地道:「拋出足夠的誘餌引誘敵軍上鈎,這的確是一種很好的戰術,但執行這樣的戰術至少需要兩個先決條件:其一,本軍實力超過敵軍,拋出去的誘餌足夠吸引對方,但即便損失這一誘餌,對本軍的影響卻也不大。
其二,在敵軍吃下誘餌之後,本軍要能確保殲滅或者至少重創敵軍,否則這誘餌的損失若都找不回來,那用此戰術之意義何在?」
高淵聞之,甚覺在理,終於放心答應下來。
——
感謝書友「klauszx」的月票支持,謝謝!
PS:已回家,今天正常更新沒有延誤,欠的3K之後找機會補上,感謝讀者諸君包容諒解。
(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
第285章 小侯爺(廿四)順水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