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這次說的「侍讀」,是真真正正的侍讀,不是什麼「假侍讀學士」,但也沒到侍讀學士,就是「侍讀」。
皇帝帶着高務實和一眾官員進了宮,先是讓高務實當場交卸了廣西巡按御史的差事(因為是代天巡按,所以這差事只能向皇帝交卸),然後當場讓陳矩宣佈了聖旨:都察院監察御史高務實,授奉政大夫,升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讀,充經筵日講官。
這個職務安排當然有點講究,詹事府的左右春坊理論上都有一位大學生,但經常不設,實際上左右春坊的左庶子和右庶子就是兩春坊的主官。在左右庶子之上,只有詹事府詹事和少詹事,但詹事也多用來掛名,實際上的主官是少詹事。
論級別,連「少詹事掌府事」也只是正四品,所以左庶子就更低,乃是正五品,但還是那句話,京官莫看品銜,大學士要不是都掛尚書銜的話,不也全是正五品?
至於侍讀,在翰林院中,除了掛名的翰林院大學士之外,侍讀位於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之下,與前面這倆學士一樣,都設兩人。
其實他這兩個官,都屬於翰林們的遷轉資歷官兒,一般而言,翰林官九年考滿升一級,哪怕高務實一甲進士乃是「天上神仙」,從他去年擔任翰林院修撰來算,正常要升到侍讀,還需要八年時間。
去年他因為纂修《大明會典》有功,從翰林院修撰升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以級別來說的確是連升兩級,不過當時他翰林院的官職是保留不動的,仍然是修撰。
而這次,則不但詹事府方面升官了,翰林院這邊也升了侍讀,也即是說,去年他被貶之前的最高級別是從五品,被貶不到一年,不僅是官復原職,還升到了正五品。
由於詹事府本身也早已是翰林院的轉遷機構,所以詹事府官員一般被和翰林院官員連起來稱呼為府院學官,府院學官的正五品是什麼概念?
理論上來講,就是只要經內閣推薦、皇帝同意,隨時可以擔任侍郎的這個概念。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來說,實際上由於府院學官們很難比功勞,所以升遷一般只能比資歷,資歷比你老的都沒上,怎麼會輪到你?
高務實現在的職務,在詹事府是名義上排第三,但如果不算詹事,那麼實際上是第二,不過如果皇帝沒有派差遣的話,其實沒有實際執掌;
在翰林院則更靠後一些,名義上要排到第六第七,不算翰林學士的話,就是第五第六的樣子,但侍讀和侍講其實一個檔次的,也都是設兩人,所以倘若把資歷也算進去,他估摸要排到第八去。
但這也很不容易了,不到弱冠之年的侍讀,可能他還是頭一人。
至於奉政大夫,這個是文散階,但並不是正五品初授的散階,因為按理說正五品初授散階應該是奉議大夫,升授才是奉政大夫,高務實這裏跳過了初授,想必算是嘉獎。
不過這個沒什麼用處,明朝的散官制度與唐宋時不同,表現為按官授階,因此散官的地位與作用下降。
與官品相配,明散官也分為九品十八級,從九品至正五品及正、從一品每級又有初授、升授兩等,從四品至正二品則有初授、升授、加授三等。
散官的授予辦法是,初授或升授某品官,司時賜予初授散官;初考稱職時,賜升授散官;再考功績顯著者,賜加授散官。考核平常者,不賜升授或加授散官。
除給散官外,文官一品至五品,武官一品至六品,經再考,可參照散宮同時授予勛級。因此,散官與勛級既是附加性官銜,又可視為考核制度的補充,但與實職和俸祿並無關係。
放在高務實身上,只能解釋為內閣對他的表現非常滿意,屬於「功績顯著」的這一類,因此達到正五品的時候,直接跳過了初授的奉議大夫,直接給了升授的奉政大夫。
然並卵,這玩意兒根本沒有實際價值。
好吧,不管怎麼說,經過這一輪封賞,高務實也算是府院學官裏頭能排進前十的「大官」了,毫無疑問的「儲相」之一。
至於要儲到什麼時候,這就很難說,萬一他頭上的這一批人既進不了內閣,一時半會兒又不到退休的年紀,那他也說不定一儲就是二十年,這種情況在翰林院十分常見。
通常來講,左庶子和侍讀都是府院要職,一般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差遣,但高務實這次的情況似乎比較特殊,除了一個「充日講官」外,沒有隻字片語提及其他差遣。
事畢,眾官皆退。
高務實被朱翊鈞召到文華殿問事。
朱翊鈞的神色一開始很輕鬆,到了按例給高務實賜座之後,他臉上的神情就逐漸有些暗淡了,嘆了口氣,道:「堯娥的婚事一完,我就把你召了回來,這次太后沒說什麼,不過我老覺得,她是很想你繼續在外任一兩年,等堯媖的婚事也辦完之後再回來的。」
朱堯娥現在封了壽陽長公主,還是和侯拱辰完婚——李太后雖然惱皇帝和高務實多事,但對高務實的識人之明還是比較認可,沒有反對這個人選。
但其實去年真正讓李太后非要把高務實外調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朱堯媖的「情詩」是寫給高務實的,加上朱翊鈞居然有膽子把妹妹往高務實家裏帶,她生怕鬧出什麼醜聞來,這才堅持要把高務實外調。
現在只是朱堯娥的婚事辦妥了,朱堯媖還是待字閨中的狀態,高務實回來當然會讓她覺得不穩妥。
只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隨着郭朴的辭疏越上越多,他對皇帝的管束也越來越少,有明確的「交還大政」之意,太后雖然能壓制少年天子,但並不能直接插手朝政,必須通過內閣之手,而現在內閣主動交權,太后就開始有點有心無力了。
因此這一次的母子暗中較勁,是朱翊鈞略佔上風,又或者說,李太后主動退讓了。其實李貴妃自己並不能很清楚的判斷皇帝兒子的執政水平究竟如何,這方面她基本上是依賴內閣的判斷,現在內閣放權,也就反過來說明皇帝的水平還不錯,如此一來,李太后覺得自己也不必像過去那樣事事看緊皇帝了。
這就好像在後世,家長本來不會知道孩子的學習成績究竟如何,判斷依據只能是看老師給了多少分,現在既然連老師都說好了,家長自然不太可能堅持認為孩子很糟糕,這也是人之常情。
這個話不太好接,高務實只能簡單地稍稍低頭,道:「臣惶恐。」
朱翊鈞擺了擺手道:「你不必惶恐,這件事原來就不關你的事,把你牽扯進來,本就已經是讓你平白無故受了連累,甚至去年你調外任,就是一場池魚之殃,好在你幹得不錯,讓我有機會把你再調回來。」
高務實笑了笑,沒說話。
朱翊鈞又道:「京里最近對你的任命有不少說法啊……我讓你只充日講官,其實是想把這件事冷一冷,實際上,我有件事到時候還得交給你辦。」
----------
感謝書友「zhou4770」、「沈楊」、「pml5339」、「楚科奇」的月票支持,謝謝!忽然把鏡頭轉回京師,好多人物現在所在的職務都要重新查一遍,估摸着今天沒法維持萬字更新,先請見諒……
第005章 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