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遠何在?」段大虎看了看左右,尋思如何感謝故人之誼,問魏延道。
「張遼將軍不在,張遼將軍的信使倒是在這裏。」魏延道。
段大虎自覺失態,尷尬的看了看信使,問道:「這位是......」
「這位就是張遼將軍的信使。」魏延道。
「奧。」段大虎一聽是信使,神色便遠不如剛開始那般熱情了。
「久聞段大虎將軍禮賢下士,恐怕這不是待客之道吧。」那親信臉色微微一變。
段大虎自覺失態,心中歉然,對信使道:「是我失態了,信使請。」
段大虎將信使請進府衙,吩咐手下擺好酒席招待信使,聽聞魏延說有張遼書信。
段大虎不禁問道:「文遠書信在何處啊?」
那信使自懷中取出竹筒遞給趙芸。趙芸接過竹筒,遞給段大虎,段大虎接過竹筒,展開其中的竹簡。
饒有興趣,滋滋有味的看了一會,不禁拍案叫道:「有趣,有趣,好......」
「心中什麼內容,主公可否說與我聽聽。」諸葛亮見段大虎面有喜色,心中不禁甚是奇怪,
段大虎見眾人不注意,拿起竹簡問道:「軍師這個字念什麼?」這個年代的古字段大虎又能認得幾個?
這些天來段大虎才剛剛靜下心來接觸這個年代的文化,有諸葛亮這樣的名師在側,自然進步神速,但是仍未到通讀一篇書信的地步。
「主公,這個字念「輒」。」諸葛亮低聲道。
「輒,好,好,好,好啊。」段大虎看了看書信,連說了三聲好字。
段大虎的臉色一沉,怒道:「你家文遠將軍既然能來歸順於我,我自是十分的歡迎,但是有黃蓋將軍的苦肉計在前,我豈能輕易的上你的當,你家將軍既然要來歸順於我,何不自己親自前來,我看在你家主公長坂坡救過我的性命的份上,我就饒了你的性命,回去轉告你家主公,莫要再來賺我襄陽,否則休怪我不念昔日同袍之情。」
那親兵早已經嚇得呆了,信中是什麼內容他當真是一概不知,聽聞段大虎的語氣,親兵登時被嚇得說不出話來。
諸葛亮輕咳一聲,對親兵道:「我家主公的意思是,前有赤壁之鑑在前,我家主公不敢輕信,你家將軍既然有滾順之志,理應有所表示,以示誠意......」
親兵道:「段將軍有何吩咐,只管說與我聽,待得我回營稟報我們家將軍。」
諸葛亮向着段大虎使了個眼色,段大虎會意,對親兵道:「你家將軍倘若誠心歸順,就拿司馬懿的頭顱來見,不然我斷斷不會接受你家將軍的歸順的。」
親兵點點頭道:「將軍放心,我會將您的意思原封不動的轉告給張遼將軍的。」
段大虎點點頭道:「信使且歇息片刻,天亮之前一定要將我的話送到張遼將軍的耳朵之中,明白嗎?」
信使點點頭:「將軍放心。」
一會兒功夫,酒足飯飽。段大虎吩咐,將信使送出城去。
「張遼素來講求信義,此番說要歸順於我,我是百分之百不信。」段大虎道。
諸葛亮也搖搖頭道:「司馬懿明知此舉必會被我等看破,可是為何還要讓張遼冒險。我也不是很明白。」
段大虎陷入了人無盡的沉思當中。
「司馬懿明知會被我看破,可是卻還是與張遼串通使苦肉計賺我襄陽,只有兩個可能,要麼他想害張遼將軍。要麼他是故意要敗給我們。」
「可是司馬懿這麼做又是為了什麼?」趙芸不禁疑惑道。
段大虎只記得師父給的那本三國演義的殘本之中記載天下最後終歸司馬氏,心想道:「此人當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司馬懿此人用心深遠,當初就連我的師父也看不透他的為人......」諸葛亮不禁羽扇輕搖嘆息道。
段大虎看了看諸葛亮,心中尋思:「若論智謀只怕諸葛亮這小子遠勝於司馬懿,但是論心計只怕司馬懿能夠甩出諸葛亮幾條街。以後的日子,我不能光靠這些人了,也得靠自己......」
「不管怎麼樣,咱們只有將計就計了,看看這司馬懿的心中到底賣得是什麼藥。」段大虎對眾人說道。
東方欲曉,那親兵趁着營內的眾人尚在熟睡之際,偷偷進入大營。
大帳之中,張遼痛得一宿未睡,只在那裏不停地呻吟,親兵悄悄走進大帳之中,張遼見親兵回來了,忙問道:「怎麼樣?」
親兵道:「段大虎只要我給將軍傳達一句話,只要將軍做成,他便會接受將軍的歸順。」
「什麼事情?」張遼忍痛問道。
「段大虎要將軍提司馬懿的頭顱前去歸順於他。」親兵看了看左右,低聲在張遼的耳邊道。
張遼聽了,不禁長嘆一聲,道:「我就知道,沒有那麼容易啊。」
話音剛落,只聽門外一個聲音傳來:「什麼事情,不容易啊?」
正是司馬懿,張遼心中一驚,欲要起身,卻見那司馬懿走了進來,上前攙扶張遼笑道:「將軍且躺下就是了。」
張遼掙扎不過,只得躺在床上,司馬懿示意親兵下去。那親兵會意,向司馬懿行了禮便下去了。
「將軍,情況如何?」司馬懿忙問道。
張遼搖搖頭道:「只怕段大虎已經看破了,他竟要我提先生的頭去送與他,方才肯讓我歸順。」
司馬懿尋思了一會笑道:「他會如此,倒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你便隨了他就是了。」
張遼不禁一驚道:「這怎麼使得啊?」
司馬懿示意張遼稍安勿躁,對張遼道:「將軍可再派人,告知段大虎,你不光要將我的頭顱獻給他,還要將帳下的這二十餘萬大軍盡數獻給他,用作見面之禮。約定好時日,以火起為號,要段大虎引軍接應,咱們可以在營中設伏,一舉殲滅段大虎,奪得襄陽。」
張遼點點頭,心中尚疑慮道:「能行嗎?」
司馬懿點點頭。
張遼心中雖然仍有疑慮,可是想起彝陵之戰,司馬懿步步籌謀,從未出過差錯,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