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石大一家人見到三個人,聽李易的話,瞪大眼睛。
三個宰相?一起跑到李家莊子的食堂?來吃飯?昨天怎麼沒來?
「你們好啊。」畢構年歲最大,對覃石大三口微微頷首。
「宰輔好。」覃水打量着畢構,順口問候。
「換張大點的桌子,你們怎麼不換便裝?」李易換桌子,他坐的是方桌。
增加了三個人,需要圓桌子。
他介紹一下,覃家人認識了,確實是三個宰相。
他們互相看看,把兌換券收起來,不準備給了,留着,寨子也需要錢。
宮女這時給面子,桃紅詢問:「三位宰輔吃什麼?」
「回頭,牛肉餡的,羊湯。」畢構先說。
宋璟二人點頭,我們吃一樣的,回頭好吃。
「等一刻鐘,牛肉有,凍着呢,現做。」桃紅去問了下,回來告訴他們。
「你們先吃,我跟他們說。」李易對覃家人說。
覃家三口沒動,涉及到自己寨子的事情,哪有心情吃東西。
「情況是這樣滴……」李易對畢構三人說起來。
他把人家要修路、搞市舶司等等情況告訴給宰相們,又提了自己願意提供工具和錢財。
「你能調動三萬多人?」宋璟盯着覃石大看。
他回來當宰相之前是廣州都督,他太知道那裏的情況了。
他教別人蓋房子,燒瓦蓋房子,說是不容易起火,實際上只有有錢的人能蓋。
他教的是百姓,不是山民,山民他沒什麼好辦法,只能商量着來,交土貢的時候叫山民幫忙。
現在面前坐了一個指揮三萬山民的人,他認為對方有資格跟他坐在同一張桌子上。
這是對方有求朝廷,到了長安。
不然自己到陸州那邊,想見人家頭領,得提前打招呼,然後親自過去,要是對方心情不好,還會有各種恐嚇的『禮儀』。
「我部一萬多人,去聯合其他寨子。」覃石大點頭,自己確實有此本事。
「好辦,朝廷答應了。」宋璟二話不說,同意。
「老宋,還有件事情,有個叫龐仁卿的陸州刺史,他……」李易順嘴又把龐仁卿的事情講給三人聽。
『嘭!』宋璟氣得一拍桌子:「他是想把人給逼反嗎?他是白痴?要讓山民去攻打陸州府?」
宋璟感覺到肝疼,氣的,自己在廣州當都督的時候小心翼翼。
你龐仁卿自己活膩味了,不要連累其他人。
人家寨子倒是不在乎那點東西,不過你騙人就惡劣了。
覃家三口嚇一跳,他們都沒這麼大反應,知道被騙了,準備回去再說。
「發文吧,中書出。」畢構捋着鬍鬚出聲,事情大了,山民不知道還好辦,知道了,回去……
「李易你這裏有紙吧?」蘇頲最年輕,知道需要自己操刀,沒有手下跟來。
他要的紙是特殊的紙,專門用來寫聖旨的。
李易看向青松,嗖,紫玉躥出去了,青松揮舞下拳頭。
旁邊騰出來張桌子,紫玉帶着專用紙回來,下面墊了一摞其他的紙。
蘇頲坐過去開寫,調令,把龐仁卿調回來,準確地說是讓龐仁卿以待罪之身回來。
「刺史空着,先別安排,那裏很重要,以後嶺南道不再是發配官員的地方,我要投錢。
然後我和幾個兄長的買賣也會跟着轉過去,海邊必須控制住。
大唐海軍等着船隻就位就要遠航,左右的海邊俱為重地。」
李易對蘇頲說一句,刺史空着,有人負責管,刺史本來就管不了什麼,都是下面的人幹活。
真正能管事的刺史是郭知運那樣的,說出兵就出兵,被發配過去的有什麼能耐?
「好。」蘇頲答應一句,繼續寫。
覃家三人又看向李易,哎呀!李東主能管得了地方官員任命?宰相都聽?
長孫巡察使是好人,他果然沒說錯,找李東主比求其他的官員管用。
覃水的眼睛亮了,定定地看着李易,然後臉有一點紅。
她張了張嘴,剛要出聲,旁邊的她哥哥碰了她一下,她扭頭看過去,覃海皺眉微微搖頭。
覃海發現情況了,自己這個妹妹想要招男人,他那裏女子敢愛敢恨。
問題是這是李東主,不是尋常人。
覃水嘟起嘴兒,顯得很不高興。
等回頭煎好了,中書行文也寫完。
「回去落完印,就快馬發到陸州,把龐仁卿調回來治罪。」宋璟向三人解釋。
他怕三人先回去,然後帶人到州府抓龐仁卿。
若龐仁卿沒有騙人,山民去鬧事,大唐會嚴厲呵斥,並威脅打山民,再稍微緩和一下。
龐仁卿現在沒理,山民殺了他朝廷也不能如何,只能安撫。
「老宋的意思是你們回去不要再到州府搗亂,以前你們多給的東西,沒幾個錢,回頭修路都有了。
你們同意就給個話兒,到時候違背了,別說我派人過去殺。」
李易不是宋璟,他把醜話說到前頭。
該幫忙的就幫,多花錢無所謂,讓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
說清楚了,還找事兒,就不是小問題了,你們想通過這個達到什麼目的?
「不會,李東主放心。」覃石大不生氣,他還比較喜歡李易這種性格。
山民就這樣,說好了的,就不能反悔,反悔保證開打。
「你們出海打漁不?我給你們製作船的工具啊,還有棉線製作的漁網,與絲線混紡,又結實又好用。」
李易想到陸州就是海邊,可以撈魚,但麻線的網泡時間長了會爛。
莊子上新製作出了絲綿混紡的線,可以用在大海船上沉網撈,一網下去不少魚。
小漁船也能用,陸州不缺木頭造船。
「我們用的船小,只能在近處,大的不會造。」覃海表示有漁船。
他們這樣的山民會山地叢林戰,同時水性又好。
有時候可以潛水很深徒手找東西,大的貝殼了,找珍珠。
「你們多呆兩天,我畫一個圖,讓工坊製作出來能分解的小模型,我再寫一下尺寸,你們拿回去照着做船。」
李易想讓當地製造排水量十噸左右的漁船,遠洋危險,卻可以在近海出航兩三天。
只要不遇到大的風浪,一次就能收穫許多海貨。
都不用賣,當地山民多,一船回來,大家就魚肉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