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村長,今天去鎮上買魚,看着魚不錯,多買了兩條,我們家人少吃不完,給你帶過來兩條,你幫忙吃了吧!」田大有拎着兩條魚就進來了。
「謝謝,我幫你這個忙,不過你也得幫我個忙!」冉江收下魚,到廚房裏,找了個木盤,倒上水把魚放了進去。
然後把上次蓋少華送他的酒提了一瓶出來,塞給田大有,「上回別人送了點酒,我也喝不完,大有哥你幫忙喝點。」
田大有送他東西是一番心意,不收未免有點太不近人情了,可直接收了吧,又有些不太合適,所以冉江乾脆給他回份禮算了。
「村長,你看你這……也太見外了吧!」這下把田大有弄了個措手不及,「真的,村長,你來咱們獨山村才大半年功夫,就讓我們不用再過窮日子了,我們是真的感激你……」
一說這個,田大有就感慨起來,「年關年關,以前每到過年都是一道關口啊,欠人家的錢要還,那怕日子再窮,你怎麼也得貼春聯,放點鞭炮,給娃娃弄件新衣裳,割幾斤肉給他們解饞。」
「給別人還的錢不算,光是這些,就算再扣也得百八十塊錢才能把這個年給過了!我們那來的這麼多錢麼!」
「現在好了,別的不說,今年我家光買鞭炮就買了一百多塊的!大年三十晚上放個熱鬧!再給娃娃們一些,讓他們好好高興幾天!」
「這些娃娃,怕是寧願不要新衣裳也要玩鞭炮!」冉江也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每到過年的時候,最高興的就是能放鞭炮了。
那時候去親戚家拜年,親戚們總會給發點壓歲錢,再給上一封鞭炮,壓歲錢自然會被母親收去,鞭炮卻能留下。
然後和小夥伴兒一起四處亂炸,鞭炮點着了丟進糞坑裏,丟進河裏,堆個雪人塞鞭炮進去炸,拿個搪瓷碗扣着鞭炮,看鞭炮能把碗炸多高……
只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漸漸地,過年由純粹的享受變成了忙碌,你得走親戚,你得陪吃陪喝,搞得比上班還要累,童年那些單純的小幸福已經回不來了。
「明年好好干,到時候過年了買上二百塊的鞭炮放個過癮!」冉江說着吉祥話,酒卻說啥也不收回來。
田大有推辭半天,也只好半是失落半是高興的帶着酒回去了,他已經想好了,初二就過來請冉江到他家喝酒,把這瓶酒給解決了,不知道瓶子酒喝起來到底啥味道啊?肯定比自家釀的包穀酒好喝多了吧?
「冉村長,還沒睡啊?」田大有剛走,老田頭又過來了,提着一條肉,還有幾副對聯,「鎮上薛老師寫的對聯,我看你年前一直在忙,怕是記不得這回事,就幫你捎回來了……」
完了還一一給他展示,「民安國泰逢盛世風調雨順頌華年」,這是貼大門口的;「安居樂業樂無限,身臥福門福有源」,這是貼臥室的。
「木長元寶生富貴,地產吉祥逢喜事」,這是貼在雙孢菇大棚外面的;還有好幾條「對主生財」的,可以貼在豬圈、雞籠、果樹上。
這位薛老師文化水平還真不錯,不光字寫得好,春聯的內容也很應景,這可比日後那些工業化的印刷對聯有意思多了。
照舊是收下禮物,然後送瓶酒回禮,老田頭推辭一番也收下了,「村長,那我就不客氣了,明天一早我過來幫你貼春聯,然後你到我家去吃團年飯吧!我東西都準備好了,你可不能不來啊!」
老田頭想着冉江一個人孤身在外的,遇到大過年的,看別人家都熱熱鬧鬧,自己卻是一個人,這年肯定也沒啥味道,於是就想着拉他一起過年。
「行!」冉江想想也確實如此,沒穿越之前,他巴不得能一個人過年好清靜幾天,可現在沒網沒手機,連電視都沒有,一個人呆着有啥意思?還不如去老田頭家喝酒呢。
「好,那明天我們好好喝幾盅,就喝你這個酒,這可是好酒啊,以前光聽人說過,還不知道是啥味道呢!」老田頭拿着酒喜滋滋地走了。
但是冉江還不能休息,村民們幾乎是一個接着一個,不停地有人過來給他送禮,沒多久功夫,冉江的廚房都快堆滿了。
「初二來我這兒吃飯啊,到時候我們在曬穀場上擺幾桌,你家的桌椅板凳接我用下……」得,現在雖然是大冬天的,短時間內不怕壞掉,可光靠自己一個人吃也吃不完啊,冉江只能喊村里人一起來吃了。
到了年三十一早,老田頭過來幫他掛燈籠、貼春聯,然後去老田頭家裏吃年夜飯,吃完了也不休息,坐在火爐前一邊繼續喝酒一邊聊天守夜。
等到了十二點的時候,大人小孩全都出來了,老田頭把纏在竹竿上的鞭炮拿了出來,搭在曬穀場邊上點燃。
噼里啪啦的聲音瞬間響起,然後一傳二、二傳三……整個獨山村都籠罩在熱鬧的鞭炮聲中。
這才像是過年啊,過年就得有鞭炮才對,有酒有肉、日子有盼頭、一家老少齊聚,這年味才叫足啊。
吃完飯,冉江打着手電筒慢悠悠地回去,走到半路上他還特意爬上山樑聽了一陣兒,發現獨山村的鞭炮聲比山下幾個村子的更久。
在農村有這種講究,大年三十晚上誰家的鞭炮聲更長,誰家來年的財運就更好,所以大家在能力範圍之內,總會多放一些鞭炮。
獨山村的鞭炮聲比其它村子持續地更久,就意味着獨山村的經濟收入已經比其它村子更好了。
這讓冉江心裏滿是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可不是以前上班的時候多拿幾筆獎金能比的。
不過這還不夠,獨山村也才剛剛脫貧而已,距離致富還遠着呢,明年還得繼續努力啊。
另外,咱現在已經不只是獨山村的村長了,還是黃平鎮農業站的副站長,應該讓更多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才對。
這一晚,冉江睡得格外香甜,而到了第二天早上,又有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