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已被攻陷,一處宮樓被放起火來,濃煙滾滾。晉陽其它城內或投降、或被攻陷。守軍被人從城內攻打,很難作出什麼有效抵抗,城牆內並排跑幾輛馬車的寬闊坡道就防不住。
城中四處的戰鬥餘波還在發生,但對於郭紹中軍來說,這場戰爭已經結束!
郭紹從南城城樓上走下來,路過城牆坡道時,臉色有些沉重,但他沒有說話,只是沉默着。地上全是屍體,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只能踩着屍體走。靴子已經被血水濕透,襪子裏腳趾間滑膩非常;磚石、屍體上的血大多已經凝固,但仍然有很多血水,大概是人體裏流出來的組織液。
他參加過太多戰役,內心對這種場面其實感覺不是很大,有點麻木了……但確實還是難受。因為他並不是個仇視人類的人,他對人有同情心、以及許多最直觀的情感。
走下城,還有許多戰後的事宜在回稟和安排,周圍的大將和大臣見郭紹沒怎麼理會,便替他安排了諸事。
郭紹之前緊張、效率、銳利的表現已經不見,堅定而斬釘截鐵的話語消失,此時他連動作也不那麼果決有力了,變得既沉默又遲緩。
連他自己也很奇怪,原以為攻陷晉陽後會驚喜興_奮,但這一刻到來時只覺得鬆了口氣。也許那種自我膨脹的興_奮會慢慢地到來,但不是集中在某一刻;勝利帶來的果實是不直觀的,也不是馬上見效的,卻是深遠的。
盧成勇把馬牽了過來,他下城後便翻身上馬,帶着親兵精銳沿着南北主道向皇城方向而去。不多時,人報城外前營軍府的王朴也進城來了。
郭紹騎馬在北漢國的皇城前面端詳了一會兒,他是第一次親眼看這個「龍城」的權力中樞建築群。皇城內外已經被周軍控制,入城的道路上五步一哨。郭紹騎馬按劍徑直入皇城。
在北漢國皇宮正殿門外,郭紹等了一會兒,王朴和左攸等人都趕了上來。
周圍的周軍將士發現騎在高大黑駒上的皇帝都在吶喊歡呼,郭紹沒有理會。他從緊張熱血澎湃的情緒下平靜下來,在考慮處理北漢國君臣的理念……登基後,郭紹從未親自上陣作戰;取得一次又一次大勝,他明白不僅僅靠鼓動將士情緒就能成功的,恰恰因為是在多數實務上走了比較正確的路,像一個掌舵的船長一樣在調節軍隊各個層面的理念。
王朴等人下馬躬身作拜,王朴的老臉很激動,說道:「賀喜陛下,半月攻陷北漢國都城!陛下之威,天下仰視。」
「免禮。」郭紹從馬上翻身下來,把韁繩丟給前面牽馬的盧成勇。
郭紹深思,認為不能像戰前一樣痛罵北漢主了……起碼要給人主以尊重,因為他自己也是統_治者,不能太過貶低人主的地位;給將士和天下人灌_輸統治者一輸就什麼都不是的印象,是在給自己的地位找不痛快。
他鎮定地對王朴說道:「北漢主是被本國朝中一些奸佞臣子蠱_惑,那些奸臣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不顧大義引遼軍屠戮本族,讓北漢國主陷於不義,讓河東百姓和大周百姓都深受其苦,要嚴懲治罪!但河東百姓無時無刻不盼王師到來,救民於水火之中。」
王朴聽罷臉色一凝,尋思了好一會兒道:「陛下英明,一眼便洞察北漢國的積弊!前營軍府諸官吏將查實罪證,讓那些奸臣之家名正言順被定罪,以告慰天下。」
郭紹對王朴的見識非常滿意,當下按劍大步向台階上登上去。周圍的武將親兵以及文官簇擁着他,一大群走上北漢國的宮殿。
及至宮門內,卻見一個身穿黃色龍袍的年輕人,以及兩列文官武將跪伏在殿中。人們見一群人進來,抬頭看着郭紹等人,沒人認識誰是皇帝;郭紹身穿戎服披着甲冑,模樣完全只是個武將。
但忽然有人喊道:「罪臣等叩見大周皇帝。」
不知是怎麼認出郭紹的……可能看到穿着紫色官袍的大員都簇擁着一個披甲之人的緣故。
郭紹大步走了上去,徑直走向穿龍袍的人面前,應該就是北漢主劉鈞。劉鈞這時雙手捧起玉璽,高高舉在頭頂,竟是一句場面話都說不出來了。郭紹注意他的手在顫,頓時有點失望……北漢軍還是很有戰鬥力的,但是北漢高祖留下的家底;眼前這個北漢主顯然不如當年隨時想找機會進攻中原的劉崇。
郭紹也一言不發,伸出右手毫不客氣地一把將玉璽抓了回來,怒目回顧左右,殿中君臣忙把身體伏得更低。
此時此刻,長期指責大周郭家篡奪劉家江山、以為不共戴天之仇的積怨,一下子就「化解」了。
郭紹興趣不大地轉身離開了正殿,走了出來。他在台階上屏退左右,轉頭看向王朴和左攸,沉聲道:「找杯毒酒,給劉鈞送去,省事一些。」
王朴沒有吭聲,但也沒反對。
左攸抱拳道:「陛下,此事臣去安排,便宣稱北漢主氣急暴病而亡。」
郭紹點頭,扭了一下上身,抬頭又看了北漢國的大殿重檐一眼,轉過身向下步行。
不給北漢主定罪,讓他體體面面地死,郭紹覺得沒什麼不妥。什麼劉家殺郭威全家、郭家又奪劉家江山這等仇恨,郭紹連一點感覺都沒有,事不關己……但是,在郭紹心裏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就是北漢主,雖然郭紹不願意給他定罪,但死了那麼多人,不殺他實在難以接受;況且北漢國就是被戰爭強行滅國,大周對其國家無條件有處決權,殺其國主也無可厚非。
弱肉強食的世道,失敗的人死,如此而已。
別的軍令,郭紹就不想自己費心了,前營軍府主要由樞密院文官組成,有成套的文官組織,他們會酌情上奏進言如何善後、如何賞罰、如何安民。
「楊業在哪裏?」郭紹這時只問了一句。